天上聖母聖紀

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、包括東亞(琉球、日本及東南亞)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,又称天上聖母、天后聖母、天后、天后娘娘、天妃、天妃娘娘、湄洲娘媽等。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,歷經千百年,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国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,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,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。
天上聖母民間稱為媽祖、媽祖婆、天后,被尊稱為「海上女神」,是受帝敕封最多的一位女神,尤其在台灣,信徒更是遍佈全省,居於諸神之冠。

本名林默娘,福建省田縣湄州人氏,其父林愿,字惟慈;母王氏一男,因見於長子洪毅體弱多病,於是祈求觀音菩薩再賜宗桃。後周世宗六年(西元959年),六月十五日王氏夜夢觀音賜服仙丹,不久就有孕在,於宋朝建隆元年(西元960年)三月廿三日亥時產下一女,因出生後經月不聞啼聲,遂取名為「默娘」。

默娘自幼聰穎,四、五岁时即聰明穎悟,兄姐皆有所不及:八歲時,父親送她到私塾唸書,默娘不僅一讀成誦,過目不忘,而且能領悟書中奥義;十二歲時已通經史子集,喜歡持齋禮佛,誦讀經文;媽祖十三歲時,遇玄通真人,玄通真人認為媽祖具有佛性,便傳其「玄微秘法」,媽祖敬而受之,日夜勤修,不久便領悟真締了。

在媽祖十六歲時,與友伴嘻戲於井邊,忽有一神人捧銅符自井中而出,默娘跪地受符,此即「觀井得符」,此後默娘道根深植,玄機銳进,已能出陽神濟世,驅邪治病,無所不能:在媽祖十九歲,父兄渡海北上,突遇颶風,默娘心有所感,閉目神救父兄時,却被母親喚醒,其兄洪毅喪生,此後默娘更虔心修道,誓赦海上遇難者;廿一歲時,因福建、浙江一帶久旱不雨,應州縣父老之請,設壇求雨,甘霖普降一天一夜:廿三歲收桃花山上千里眼與順風耳二怪:宋太宗雍熙二年(西元985年),默娘廿六歲,应府衙州官之請,登壇止雨,同年收嘉慶、嘉佑二怪,並列為水關仙班,其成員共有十八名,巡遊水上,協助媽祖救助海難:此时,各地村民感恩戴德,尊稱祂為「通賢靈女」。

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歲(西元987年),默娘廿八歲,自知將回歸天府,告知家人之後,登上湄山,遠遠仙傳隊迎接,媽祖遂脫凡胎,道於湄峰。媽祖升天後,地方父老建廟奉祀,此後歷代奉祀「媽祖」的遺體理在馬祖島,埋葬的地方現在改建為媽祖廟,並因此取名叫「媽祖」。
由於媽祖經常顯化濟世,歷朝皇帝感其護國佑民之功,尊救春秋並遣官致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